1889 年 10 月,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。1907 年,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,学习政治经济。1913 年,东渡日本,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,并在那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。1916 年回国后,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,宣传民主、科学精神。
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,他以《新青年》和《每周评论》等为阵地,相继发表了《庶民的胜利》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等文章和演说,宣传马克思主义。李大钊“崇信共产主义”,“知有主义不知有家”。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,他每月薪水超过 200 块大洋。他毅然将收入的三分之二用于革命事业,剩下少部分用以资助困难学生和穷苦百姓。
李大钊曾满怀信心地预言:“试看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的世界!”1920年 3 月,他在北京大学组织发起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”,聚集了邓中夏、高君宇、张国焘、黄日葵、何孟雄、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,为建党做准备。1921 年 7 月,中国共产党成立,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,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。此后,受党的委托,李大钊奔走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之间,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呕心沥血,做了大量工作。他还领导中共北方党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。
本文摘自《英模伴我成长—建党百年写给青少年的故事集》(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,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)
责任编辑:杨诗野*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,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
请您来信来电(024-23187042)声明,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