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:
钱学森,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。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,1935年,怀着“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,为中国人争气,为祖国争光”的远大理想赴美留学。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夫妇就商量回国报效祖国。但此时的钱学森已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,世界著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。他的归国遭到美国政府的强烈阻挠,在被美国政府拘留15天,软禁5年后,1955年9月17日,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“克利夫兰总统”号邮轮,启程回国。面对媒体记者,钱学森说:“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着的祖国,今后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,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。”
钱学森回国后,中国科学院安排他到当时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东北地区参观。当彭德怀元帅得知此事后,让陈赓大将去哈尔滨见钱学森。在哈尔滨,陈赓问钱学森:“钱先生,你看我们国家能不能造导弹啊?”钱学森回答说:“怎么不能啊?外国人能造,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?中国人又不比外国人矮一截!”回答得非常干脆。陈赓一下子握住了他的手,激动得不得了,说:“钱先生,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呀!”之后,钱学森起草了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》并得到中央批准。肩负着为中国造出第一枚导弹重任的钱学森带领科研团队,克服重重困难,取得了成功。1960年11月15日,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开始飞行试验;1966年10月27日,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“两弹结合”飞行试验成功;1970 年 4 月 24 日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。
本文摘自《英模伴我成长—建党百年写给青少年的故事集》(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,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)
*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,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
请您来信来电(024-23187042)声明,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。